|
师德师风大讲堂|智启未来,育塑新范
|
|||
|
|||
|
10月24日,浙江大学朱永平教授应邀莅临新西兰UW学院,作《数智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》主题讲座。教务处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、图书馆、商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新闻与传播学院、国际文化旅游学院、体美部与理学中心、数字文化创新研究院及新西兰UW学院全体教师参加。讲座就数智时代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系列前瞻性思考,对谋划"十五五"时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 朱永平首先剖析了数智时代的核心特征,指出这是一个以数据为燃料、算法为引擎、连接为纽带,系统性重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阶段。这既带来效率跃升,也伴随伦理、安全等复杂挑战,在此背景下,人工智能正深刻推动教育变革,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实时反馈机制,为教学创新开辟全新可能。 朱永平指出,大学的根本价值在于重新定义“人类独特价值”。教育需从“知识传授”转向“能力塑造”,利用AI实现个性化教学与全过程评价。教师角色应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,聚焦批判性思维、创新能力和AI伦理素养的培养,以造就“智能+”复合型人才。 之后,针对高校改革路径,朱永平以浙江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为例,提出改革是多维度的系统重构,需应对技术颠覆、服务国家战略,并回归教育本质——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思维与能力。核心是打破学科壁垒,构建超学科生态,重构评价体系与教育组织形态,最终实现从“数字化赋能”到“数字化重生”(AI for Education 到 Education for AI)的跃迁。他认为,学科专业交叉重组是改革的关键抓手。高校需优化专业结构,并围绕未来场景和任务倒推培养方案,将交叉融合切实落实到课程与教学环节中。 最后,朱永平提出AI是驱动范式变革的核心力量,已在科研、医疗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。高校必须系统推进“AI赋能教育”,但更需前瞻性地思考其带来的治理与伦理挑战,培养能够驾驭并引领AI未来发展的时代新人。 |
|||
【打印本页】
【关闭窗口】 | |||



